首页
搜索 搜索
资讯

面对养老院,老人们有什么顾虑?

2023-04-21 13:13:28 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于失能失智、身患疾病的老年人而言,养老挑战更为严峻。“住进养老院,能过得舒坦吗?”养老院虽说是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但出于某些原因,不少老年人仍心存顾虑,对此持“怀疑”态度。


(相关资料图)

养老院里的“夕阳生活”究竟如何?面对养老院,老人们心中又存在哪些顾虑?近日,记者随同市政协调研组走进全市各区县,实地探访养老院的入住情况、服务项目和经营现状,深入了解入住老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感受。

“拒绝”背后的担忧

眼下,部分家庭选择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安度晚年。这些家庭,父母一般在80岁以上,自己也步入花甲之年。他们有的要帮着带孙子孙女,有的自己身体状况也欠佳,自顾不暇。

然而,在“养儿防老”传统观念影响下,很多老人认为晚年住养老院,就意味着自己的孩子不孝顺,要被旁人看笑话。住在养老院的王云明老爷子,起初也是这么想的:“两年前,孩子说想送我来这里,我是不同意的,就怕外人说闲话,好像孩子不管我了似的。”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怕人笑话”,老人们不愿意住养老院,还有着其他方面的考虑。

春暖花开,岁月静好。临淄区凤凰镇大薄村的小广场上,十几位老人正悠闲地聚在一起晒太阳。当记者上前询问他们想不想住养老院时,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不是躺床上起不来了,我是不会去的。”

“住养老院花费高,去了会给孩子增加经济负担。”

“村里都是些老伙计,住那里面互相不认识,想聊聊天都不知道说啥好。”

“网上说有的护理员会虐待老人,我可不去找罪受。”

……

面对这样的话题,老人们纷纷打开话匣子。“住在里面,感觉限制自由了。”82岁的梁延伏老人拉着记者说,自己没有“三高”,能跑能跳,时常还骑着自行车到处转转,住养老院会让他感到拘束。

未住进养老院的老人,都有着各自的顾虑。那么,已经在养老院生活的老人,他们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呢?

养老院里有“春天”

“自打入住养老院后,发现自己省心不少!”王云明老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他以前每天都要忙活自己和老伴儿的饮食起居,现在老两口住在同一房间,吃穿都不用考虑。

“在这里吃得好睡得好,生活作息也规律,你看我都胖了!”王云明幽默地拍着自己的肚子,跟记者分享养老院的“幸福时光”。

幸福感满满的,还有住在周村期颐堂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记者来到这里时,老人们有的在拉呱、晒太阳,有的在跳舞、遛弯、活动筋骨,尽情享受着春天带来的美好。记者上前一打听,老人们大都已进入耄耋之年。

刚刚跳完扇子舞的孙义兰大娘,握着记者的手讲起自己的经历:“我家就在前面的小区,以前总能看到老姐姐们在这个院子里跳舞聊天,太羡慕了!后来,我就自己主动跟孩子们说要住进来。”孙大娘伸手给记者比划着,自己在这儿已经住了8年。

为了让入住老人的子女放心,这里的负责人吴娟专门注册了抖音账号,隔三差五就在上面发布老人们的生活日常。老人们的孩子几乎都关注了她的这个账号,时常观看点赞。

温情守护,温馨多彩。养老院,同样也有家的温暖。

“医养互转”零距离

相较于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更明显的优势在于“医养结合”。

82岁的陆家贞老人,一年前从一家医院的住院部,直接转进养老服务中心。医院和中心连在一起,转院时因脑血栓,她手脚麻木,行动不便。可当记者见到她时,老人正自己在床边活动身体。“住在这里,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就是努力康复身体,不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老人坦言,家中的老房子没有电梯,“爬梯之痛”曾是她最头疼的事,在养老服务中心上下楼都用电梯,她现在可以自己下楼锻炼了。

一组数据,从侧面折射出我市“医养结合”的韧度。目前,我市医养结合机构已达59家,设置床位10210张,其中护理型养老床位7387张,入住老人5353人,入住率达52%;280家医疗机构为老年人设置绿色就医通道;161家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护服务,占比97%。医疗卫生正在与养老服务衔接,“医养互转”正逐步实现零距离。

走进淄川宁智寓和留仙湖老年养生中心,走廊两边墙上挂满的锦旗,让人瞬间感受到这里十足的诚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每个标间每月的收费标准是3700元,全失能老人每月为4000元。养生中心的前身是一家医院,原本楼房内部的设计和一些康复仪器就非常适合疗养,老人在这里看病拿药都非常方便。除了附近的居民,养生中心凭借“医养结合”优势和较高的性价比,还吸引了不少外地老年人前来入住。

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市按照“改造一批、转型一批、规范一批”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下医院转型成为收治高龄、重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机构。通过内设养老机构,实现了健康期管理、患病期治疗、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终末期安宁疗护等健康养老服务。

其中,张店区人民医院、博山区南博山卫生院、临淄区中医院等,在体制上实行管理运营、资源配置、服务内容、规范标准、信息平台“五统一”,通过内设养护院,实现两个机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一个法人、独立核算”。对于急需住院救治的老人,随时由养老转医疗,纳入医保;老人病情稳定随时转入养护院,进行接续性护理、照护,纳入长护险并执行养老服务收费标准。

医养结合,让养老到医疗“零距离”。

勠力同心奔向“高品质”

银发浪潮汹涌而来,对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有了更高要求。

调研期间,市政协调研组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就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征求意见建议。不少养老机构的负责人被邀请到现场,大家直言不讳道出自己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淄川一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刘斌说:“附近村里50岁以下的护理员很难找,现在养老院里照顾老人的,也是老人。”此话一出,大家纷纷表示认同。

“目前现有护理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想要拿证比较有难度。”张店区人民医院养护院院长肖洁提出,能否在免费培训的基础上,由相关部门出台免费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

护理员长期短缺,会直接导致管理和服务质量下降,进而陷入恶性循环,制约整个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如何解决当下面临的实际问题,推动养老服务从“保基本”走向“品质化”,提升老年人的认同感?这对政府部门和养老服务机构来说,都是一道亟需解答的课题。

带着问题,市政协调研组奔赴南京、常州等地,寻求更为先进的经验做法。

——南京市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民政部门组织培训的养老护理员可免费在市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进行初级、中级、高级技能认定;

——苏州市增设城区社会福利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老人护理、老人陪护人员公益性服务岗位;

——常州市打造多功能、共享型、全龄化康养服务业集聚地,探索养老与医疗、事业与产业、传统模式与新兴模式“三项融合”;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促进养老机构健康发展,需政府、养老机构等各方携手并肩、共同努力。

可喜的是,如今,我市部分养老机构已开始在探路前行。

盛泉集团副总裁段国安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正做着护理员的职称评定工作,从文化、技能等方面进行考评。“考评结果直接与工资挂钩,现在我们内部的中级护理员每月到手工资比行政人员还要多500元。”

“我们养护中心会根据护理员的工作年限和能力,发放不同金额的工龄奖、职称补贴等。”一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傅硕说,他们也在努力构建正向激励机制。

养老服务是个值得精耕细作的领域。在从“保基本”到“高品质”路上,淄博正全力奋进。未来,选择在养老院颐养天年,或许会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第一选择。(全媒体记者杨靖)


编辑:孔鼎
二审:王磊
终审:刘俊峰